熱處理對耐候鋼板的性能的影響
作者:m.pxdnltnf.cn 瀏覽量: 時間:2021-06-14 12:00
通過研究不同熱處理制度下試鋼的奧氏體晶粒尺寸,可以確定奧氏體粗化溫度為1000℃?1150℃,保溫時間為30min,晶粒更加均勻。據(jù)此,制定了三組相應的軋制系統(tǒng):加熱溫度為1020℃,1070℃,1150℃,保溫時間為30分鐘。將實驗鋼錠軋制成試驗銹蝕耐候鋼板、紅銹耐候鋼板,并分析了加熱溫度對試驗鋼板的組織,力學性能和耐海洋大氣腐蝕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試驗鋼板的金相組織主要由鐵素體,粒狀貝氏體和少量珠光體組成。晶粒尺寸先增加,然后隨加熱溫度降低。屈服強度為325?437MPa,抗拉強度為543?623MPa,兩者均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斷面的伸長率和收縮率略有下降。在軋制過程中提高實驗鋼的加熱溫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鋼的整體腐蝕深度和腐蝕速率。
加熱保持時間為30分鐘,終為850℃后,分別在1150℃,1200℃和1250℃的加熱溫度下熱軋含1.42?0.90n的Si-Cr-Ni-Cu-Nb耐候鋼的組織和性能。研究了滾動。發(fā)現(xiàn)隨著熱軋加熱溫度的升高,兩種類型的耐候鋼的強度增加,塑性韌性降低。Mn為1.42?的1#鋼的強度比2#鋼高,塑性韌性比2#鋼差。在1150℃?1250℃的加熱條件下,2#鋼具有明顯的屈服點,但未發(fā)現(xiàn)1#鋼。1#和2#鋼之間的機械性能差異是由于其結構的變化。在1#鋼中,結構以F+B為主;在2#鋼中,結構以F+P為主。